10月12日,农历9月16日,一年一度深圳下沙黄氏祭祖习俗之秋祭日。当日,一场大雨下个不停,当记者还在为仪式是否能正常举行而心生疑虑时,主祭人黄英超发来短信:秋祭照常举行,风雨无阻。

  下午3时,国家级"非遗"项目--深圳下沙黄氏祭祖习俗之秋祭正式开始。获得3位主祭人首肯,记者作为现场唯一女性进入祠堂,在侧门参观了这场有着800年历史的古老仪式。

  沿袭八百年前传统

  "黄思铭公世祠"是一座青砖、灰瓦、花岗岩石柱的古建筑,石柱上有狮子等石雕,正脊为五彩琉璃脊,中部雕云、龙、麒麟、虎、树、亭,两端是彩色陶制鸱尾。大门上方是一块石匾,匾上六个金色楷书大字:"黄思铭公世祠"。祠堂原建于明代,几经重建。现保存的为三进三开间二天井的清式建筑结构。香案后面是祖宗牌位。牌位上方是黄氏始祖黄峭山遗像。

  记者在现场看到,尽管当天的雨势时强时弱,却丝毫未减黄氏宗亲参与祭祖仪式的热情。祠堂内外清一色男丁,60岁以上长者着灰色长衫,余者穿黄色中式上装。人们静静地在雨中守候仪式的开始,不少人提前几天从海外赶回,为的就是这一个多小时的参拜。"不需要任何强制要求,没有特殊情况,一定会回来参加祭祖。这是多年以来形成的习惯,否则会心生内疚。"澳大利亚华人黄万和说。

  今年6月,下沙黄氏祭祖习俗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黄英超告诉记者,祭典以"敦亲睦族,弘扬祖德"为宗旨,每年分春秋两次进行。他说:"春祭只拜祠堂,时间为每年清明前;秋祭既要拜墓,又要拜祠堂,时间为每年重阳节后的农历九月十五日(拜墓)和九月十六日(拜祠堂)。其中以祠堂祭祀最为讲究,礼仪复杂而有序。"

  "长房嫡孙"不可替代

  随着一阵鞭炮锣鼓,仪式正式开始。主执事高喊"启门",平日紧闭的祠堂前殿、中殿、正殿的中门按从里到外的顺序次第打开。"启门"之后的放炮,是在祠堂大门外,顺着大门往前的方向,将鞭炮铺在地上,然后在大门这头将鞭炮点燃,让鞭炮顺序燃放过去。整个祭祀过程都有音乐伴奏。奏大乐是擂鼓鸣锣,是在放炮之后、祭祀之前;奏小乐是用唢呐和笛子,演奏专用的祭祀音乐,贯穿整个祭祀过程。

  当天的主执事黄杰文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他告诉记者,祭典仪式由长房嫡孙主祭,世代相承,"下沙黄氏有一条严格的家族规矩:‘大子无儿,二子当绝'。意思是如果长子没有子嗣,次子必须把自己的儿子过继给长子,以保证家族祭祀的传承人不中断。"

  "举行祭祖仪式时,全族男丁都要参加,而妇女不参加祭典仪式。拜祠堂时,年满60岁以上的男丁才能进入祠堂。长房嫡孙、族长、绅士为主祭人,站列第一排。其中族长和绅士如不参加,可由副族长和其他绅士代替。而长房嫡孙是不可替代的。如果长房嫡孙不到场,整个祭典仪式便不能举行,任何人都不能随便祭拜。"黄杰文说。

  祠堂祭祖完毕后,广场上舞龙舞狮开始。黄杰文介绍,村里有自备的龙和狮。龙狮队由下沙的10多名村民和原籍下沙现居香港的黄氏后裔共同组成。举行祭典仪式时,龙狮均在祠堂外的广场上肃立静候,仪式完毕,立即鼓乐喧天,龙狮齐舞,为祭祖仪式增添了隆重而热烈的气氛。

  全族男丁共进"大盆菜宴"

  傍晚时分,祭典进行最后一项:全族男丁共进"大盆菜宴"。萝卜、芽菇、支竹、冬菇、油豆腐、鱿鱼、蚝、五花肉、干猪肉皮等十五种主料,再辅以蒜头、姜、葱、南乳等佐料,采用煮、煎、炸、炒、烧等方法,用大铁锅一一加工好,按序依次盛入大盆碗中。这时,在祠堂前的广场上已摆上了八仙桌、长条凳,每桌一盆大盆菜,伴随着广场上热烈的鞭炮声,千人同时开宴,场面十分壮观。

  据了解,2002年春,下沙曾创下4万人同吃3800桌"大盆菜"吉尼斯世界纪录。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程太参与了当年的盛宴。他介绍,"大盆菜宴"起源于南宋末年,是黄氏宗亲祭典中一项独特的礼仪,"‘大盆菜宴'在流传过程中,逐渐演变为祭祖仪式的一部分。"

  "大盆菜宴"结束之后,夜幕已经降临。这时,白天没有参加祭典仪式的妇女们来到祠堂前的广场上。她们在广场上平行铺上两条10来米长的沙土,然后将点燃的香和烛,按一只香一只烛的顺序插在沙土上。妇女们排成两排,相对着跪在两条沙土的外侧,对着香烛跪拜后再烧化纸钱,以表达她们对祖先的缅怀之情。

  相关链接:

  下沙黄氏后裔广布世界各地。1980年,海外黄氏子孙成立了"世界黄氏宗亲总会",总部设于台北。成员单位有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泰国、韩国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的"黄氏宗亲会"。1984年,下沙也成立了"黄氏宗亲会",并加入"世界黄氏宗亲总会",被选为该会理事单位。2004年,下沙承办了"世界黄氏宗亲总会第八届二次会员文化联谊大会"。来自海外14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9个省市区的代表与会。每年春秋两次的祭典,其参加人员都来自世界多个国家,而使其具有国际特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