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读音:Shang Bu
行政区属:福田区
地理位置:位于福田区东部,占地27.41公顷,南至深南路,北达红荔路,西至华富路,东抵上步路
地标建筑: 上步码头
■历史沿革
"上一步更好"
上步村缘何取名"上步"?村里大多数人的说法是,这里是深圳河的"埠头",而"步"与"埠"同音。清《永乐大典》在"广府风俗形势"中说:"水谓之步,当是水津。"另有"江之浒凡舟可系而上下者曰步"的说法。上步村位于深圳河北面500米,是在"津"之上,故名上步。
可见,"步"的含义是水陆码头,它的俗书为"埠"。用在地名上,与古代越语有关,也仅限于中国的南方地区。可以想见几百年前,这里"轻舟水上泊"的景致。
还有一种说法是,大约在元明时期,现在上步郑氏的祖先从河南荥阳辗转迁徙来到浦尾,就是现在的中信城市广场一带,当时这里还是山峦起伏,荒芜人烟,也没有正式的地名。郑氏先民在这里披荆斩棘,垦荒造田。逐渐安顿下来之后,人们决定在这里建村定居,于是请来一个风水先生找寻建村位置,当时埔尾与蔡屋围之间是一座山,起伏的小山包,一坡一坡地层叠而上。村民们先在山下看了一块地,风水也还可以,但嫌地势有些低洼,想再上一点,又不知道好不好,风水先生上去看了之后连说"上一步更好"。建村的位置就此敲定,风水先生的那句话也成了村名——"上步"。
■发展轨迹
第一个吃螃蟹者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深圳刚刚成为特区的时候,人们最大的梦想是在1990年前在这片满是荒山农田的土地上,建成一个居住50万人口的城市。深南路延伸到上海宾馆,便已经到了城郊临界点,把一个以电子工业和来料加工工厂为主的工业区,设在靠近郊野的城区,确实是合情合理的安排。1990年以前,福田区还叫上步管理区,现在仍有"上步路"这样的路名为过去的那段岁月作证。"上不去,下不妙"(上步区、下步庙),当年这两个地名的谐音,许多老深圳人仍记忆犹新。
1991年,中国处于思想交锋频仍的微妙时刻。这一年,深圳开始了农村城市化的前期调研工作,上步正是重点调研对象之一。
1992年5月1日,由上步村属下的埔尾、玉田、沙埔头、旧墟、赤尾改制而成的5个居委会挂牌成立,归属福田区南园街道办事处。1992年6月,市委、市政府颁布了《关于深圳经济特区农村城市化的暂行规定》。1992年7月16日,深圳市上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上步村"第一个吃螃蟹",给整个深圳市的农村城市化进程提供了范例。2004年8月,随着宝安、龙岗两区农村城市化工作的顺利完成,深圳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成为了"无农村"、"无农民"的城市。
■今日风貌
上步工业区改姓"商"
现在大家都把上步工业区一带称作华强北,在市政府的规划上,上步片区一直与华强北紧密联系在一起,甚至在很多规划中将华强北囊括在上步片区中。只有那些朴素的大厦名称,留给大家最后一丝工业区的印象--华发、桑达、中航、华联发、华强、爱华。
1982年开工建设、1983年首期竣工的上步工业区,此后迅猛发展,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由于电子产业有不占地、无环境污染的优势,当时的上步工业区便把电子工业定为龙头产业。当时的电子工业部、兵器部等单位伺机而动,首先在上步工业区安营扎寨,建立起一批电子工业企业。
几年后,深圳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深南大道地段价值的急剧抬升,逼迫着上步工业区走上变身之路。1988年,赛格电子市场在深南大道和华强北路交汇处开业,电子产品交易抢占上步工业区的电子制造业高地,意味着服务业在跟制造业抢地盘。1994年,万佳百货首先将美国仓储式百货模式带到中国,大大推进上步工业区从制造业基地到商业中心的转型步伐。
在商业的浪潮中,工业区的痕迹被迅速地抹去。从1994年至2001年4月,万佳百货一直是华强北商业的代表。在这个以朴素门面和低价位著称的百货商场带动下,华强北一步步从老工业区发展成今天的商业旺区。
1999年9月28日,华强北商业街管理服务中心成立,当时华强北一期改造刚刚完成,在工业区厂房的基础上,努力营造出商业区的时尚气氛。2000年7月,华强北商业街管委会成立,管理南至深南路,北至红荔路,以及燕南路和华富路之间1.45平方公里的范围。
在《上步片区发展规划》中,上步片区定位为在全国最具影响力、辐射海内外的高端电子信息服务和交易中心、多元业态混合的商业中心和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兼具商务办公、居住等功能的综合性片区。
而今,这里成为了商战硝烟四起的黄金地,这里流传着许多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从上步工业区到华强北商业区,这里也浓缩了深圳这座梦想之城的传奇。
(深圳市规划国土委、深圳老地名发掘整理工作室/文)
《深圳商报》201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