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
“深圳十大佳著”| 王军:守正文学和文化传统 书写深圳历史与现实 2024/01/12

  圳十大佳著评委王军表示,“深圳十大佳著”是一项重要的本土文学奖项,它鼓励深圳本土作家创作,推动城市文学事业发展。

  从历史到现实 唤起城市的记忆

  王军曾编著《深圳,唤起城市的记忆》《行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生动的语言、历史的视角记录深圳的前世今生,把城市中的生动前史和正在发生变迁予以细密注脚。同时,他还让文字走进市民之中,通过创办《发现深圳》周刊、举办“唤起城市的记忆”系列公益讲座,让更多市民读者了解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民俗。

  “唤起城市的记忆”系列公益讲座由福田区图书馆、深圳商报《文化广场》承办。讲座从20183月开始,每月一期,每期活动邀请历史文化民俗学者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对谈。除了室内讲座,“唤起城市的记忆”还组织读者实地探访深圳历史文化遗址,感受深圳历史文化底蕴。

  圳是“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深圳市民开始慢下来享受阅读之乐。深圳文学更是以其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的人物、新的世界”的及时反映而独树一帜,诞生了打工文学、青春文学、新城市文学等丰富的文学类型,在当代文坛留下举足轻重的足迹。

  王军提到,深圳的文学历史包括早期的打工文学,以及一系列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反映了深圳的发展和变迁。深圳文学以本土原创为核心,反映了城市的多元性和变革,又涉及到科幻文学、儿童文学和乡愁文学等不同领域。

  多届“深圳十大佳著”评委,王军认为“深圳十大佳著”是一项重要的本土文学奖项,它鼓励深圳本土作家创作,推动城市文学事业发展。希望在今后的评选中,可以把更多优秀的作品囊括进来,使评选活动更具公信力、更有美誉度。

  城市文化交流 文学传承与发展并重

  深港两地的合作是广泛而深入的,而对于一个作家来,从地域视角中体认城市、想象城市,并从文学视角中记录城市、刻画城市是一个庄重以待的话题。在这个意义上,王军持久坚持深圳叙事,从历史经验中捡拾碎片,为读者描绘时代图景,铺垫深圳城市发展的沉稳底色。

  王军提到,深圳和香港的文化交流在推动大湾区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挖掘和展示两地的历史文化,可以增进人们对丰富多彩的过去的理解,有助于加深两地心联通,促进文化交流,提高年轻一代对城市历史的兴趣和认同。

  城市在发展,文学在流变。当谈到文学作品的发展和媒介方式时,王军表示,随着科技进步和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文学作品的呈现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传统的书籍是文学以往的主要表达形式,其他媒介和渠道也开始受到关注。

  如今,微博、微信、博客等各种在线平台已经成为作家们展示作品和与读者互动的新途径,网络文学也风行一时。同时,音频内容越来越受欢迎,有声读物、播客兴起,读者可以通过听书的方式体验文学作品。随着电子书的普及,作家还可以选择通过自助出版或者电子书平台来发布作品,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更广泛的受众。部分作家和创作者则在短视频平台上分享文学内容,包括文学解读、原创故事、片段改编等。

  王军特别强调文学传承的重要性。在他看来,文学是记录社会、文化和人类经验的一种方式,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文学能够启发思考,激发创造,并传达情感和智慧。文学也是一个国家或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影响力。文学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守正文化和文学传统有助于维护和传承这一传统,同时也适应新的媒体和传播方式,以满足现代读者的需求。

  “深圳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为文学领域提供了更多机会。要鼓励文学家创作反映这座城市精神和巨变的作品,帮助深圳塑造更为丰富的文化面貌。深圳有独特的机遇,有培养文学巨匠的潜力,未来这座城市的特殊性丰富性将进一步通过文学和文化凸显。”王军说道。

  人物简介:

  王军,媒体人,文化学者。从事媒体工作三十多年,主持深圳商报《文化广场》副刊,突出文化品质和深圳特色,在国内文化界颇具影响。撰有《行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文集,编有《深圳,唤起城市的记忆》《深圳学人访谈录》等文集。现任香港商报副总编辑,多次担任“深圳十大佳著”评委。

 

返回
×
福田区图书馆免费向所有市民开放,开放时间:
成人阅览区:09:00-21:00 周二闭馆;法定节假日 10:00-16:00
少儿阅览区:16:00-20:00 周二闭馆; 寒暑假、周六日 09:00-20:00 ;法定节假日10:00-16:00